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三——大平调

  

大平调

   大平调,又名大梆戏,俗称大油梆,概因用以击节的梆子特大而得名。又因其音平,唱腔的调性比高调(豫剧)低,故又谓之平调,现今称大梆戏或大平调。是我国古老剧种之一。由于该剧种流行地域较广,因语言乡音不同而造成声腔风格的差异,形成了西路平、东路平、河东平三大流派。西路平,原称滑县平,是以滑县为中心,包括延津、浚县、内黄等地。其唱腔浑厚深沉,吐字清晰,字字清楚入耳,轻重缓急分明。

   根据《河南省戏曲史志资料辑丛《、《滑台春秋》、《滑县戏曲志》载述:大平调的渊源,一说是河南梆子在豫北的一个支系;一说是武安平调的东流;一说是蒲州梆子经上党到豫北的衍变;还有的说它的表演动作近似木偶,可能是木偶戏的升华等。说法不一,有待进一步考证。但在滑县,元朝末年大梆戏已是一个独立剧种。清代遗民邹少天在他的《豫剧考略》中有:“梆剧发源于郑卫之乡……豫北有平调,大梆剧,皆其支裔也。”“唯滑县有某班,阅年最久,……则元至正以前已有此剧明矣”的记载。

   明弘治十一年(1498年),滑县就有大梆戏活动的足迹。时“清台重修明福寺碑”的副碑上有“……以上布施,除修葺佛塔外,敬献大梆戏,大弦戏各一台”的记载。清朝,大平调发展到了鼎盛时期,素有“七东八西莫乱窜,曹州还有四个班”之说,共十九个班社。清顺治年间,大平调“大兴班”座班滑县(建国后发现过顺治十六年的演出合同);清顺治天光绪年间,大平调在滑县最为火红。先后有“大兴班”、“公兴班”、“同乐班”等十几个班社。民国时期(1933年)周边平调艺人纷纷到滑搭班献艺,抗日战争时期受挫。建国前夕(1948年)冀、鲁、豫边区政府接管了在滑县的“同乐班”,被命名为“同乐剧社”归平原省管理,1952年移交滑县,1955年对其进行整编。命名为“滑县大平调剧团”。

   1967年文革期间被撤销,箱衣道具被县委接管,演职员被安置滑县国营农场劳动。1975年部分老艺人艰苦努力,自行组织演出。1978年恢复“滑县大平调剧团”建制至今。

   滑县大平调在历史的各个时期曾经产生较大的影响。195年著名艺人张发旺(艺名道妞)率领时名“同乐剧社”的滑县大平调剧团与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率领的“香玉剧社”同赴朝鲜,慰问演出。大平调的《三传令》受到广大志愿军的热烈欢迎,产生了巨大的的积极作用。1980年,由于艰苦创业事迹感人,成绩突出,被树为全国文艺战线的典型。

   1981年12月底,受北京市文化局之邀,赴京汇报演出。在首都北京,分别在长安大剧院、广天剧场、吉祥剧场、物资礼堂、人民大会堂小礼堂,中南海警卫师礼堂等场所,演出了《三搜太白府》、《海瑞搜宫》、《敬德钓鱼》等剧目,共计演出18场。工人日报、中国农民报、北京晚报、河南日报、北京戏剧报、人民戏剧、河南戏剧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。一个稀有剧种,县级剧团(时称要饭队)的精彩演出,轰动了京城,受到了首都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天好评,并分别受到了党天国家领导人、各界名人:习仲勋、黄火青、江华、王平、刘澜涛、周培源、周维峙、韩先楚、聂真、李卓、李万春、曲六乙等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。自此,滑县大平调剧团轰动全国,影响巨大,名声大振。

   1994年,滑县半坡店乡老河寨村,一台胞回乡省亲祭祖,专门邀请滑县大平调剧团连唱四天进行庆典活动,聘请摄像师录制了《忠裂千秋》、《严海斗》等剧目,并带回台湾。据他介绍,滑县大平调剧团以前录制的磁带已流入香港、台湾市场,很受欢迎,这次他录制的像带肯定更受欢迎。

   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,滑县大平调剧团多次参加安阳市(地区)举办的戏曲赛事、汇演活动,自编、自导、自演的《宅基风波》、《挪房》均获演出一等奖天其它多项奖,受到较好的评价。

   滑县大平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。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产生过巨大影响,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天社会进步作出过积极的贡献。目前,该剧种已入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  滑县大平调剧种主要包含以下相关内容:

1、传统剧目:《铡赵王》、《铡陈世美》、《铡郭槐》、《铡辽彦辉》、《闯幽洲》、《反阳河》、《二进士》、《长坂坡》、《三传令》、《杨岑彭》、《大王篡朝》、《司马矛告状》、《战洛阳》、《陈平打朝》、《收岑彭》、《收吴汉》、《诸葛亮祭灯》、《空城计》、《下高平》、《地塘板》、《游四门》、《反徐州》、《收卢俊义》、《白玉杯》、《马芳困城》、《海瑞搜宫》、《敬德钓鱼》、《三搜太白府》、《大战朱仙镇》、还有红、白、寿、圣四大“挂中堂戏”,如《麒麟送子》、《七子八婿献寿桃》、《斩蔡阳》、《唐王游地狱》、《火车阵》等600余部。

2、板式:滑县大平调属梆子声腔体系,音乐结构为板腔体。基本板式共分头板、二板、三板、流水板等四大板类;

头版:包括[头板]、[金钩挂]是大平调头板类唱腔中最基本的一种板式,结构复杂多变,唱词多为九字、七字或八字,上仄下平,可联句滚唱。

   二板:包括[二板]、[二板连板]、[慢二板]、[紧二板]、[粘带语]、[一串铃]、[倒三梆]、[七字韵]、[垛子]等,是二板类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,唱词多为二、二、三的七字韵,上仄下平可反复滚唱。

   三板:包括[三板]、[栽板]、[小栽板]、[滚白]、[大起板]等,皆以散板节凑行腔,由演员自己掌握,无板无眼,初学者难以掌握。

   流水板:包括[流水]、[流水连板]、[勾丝拢]等,节拍为2/4拍,速度与[二板]相似,词格为二、二、三七字韵,上仄下平,可以滚唱。

   除四大板式外,还有曲牌,如[大开台]、[小开台]、[一字开门]、[四字开门]、[五字开门]、[六字开门]、[四合四]、[慢开门]、[水画眉]、[工字开门]、[小花园]、[尺字开门]、[掏老鸦]、[苦中乐]、[五马]、[二凡]、[朝阳歌]、[一枝花]等。

   唱腔发声用大体腔(真噪)二本腔(假噪)两种,过云由于女性角色均由男性演员扮演,故旦角及小生均用假噪,除在(头板)(二板)唱腔中情感激昂外,更要用高八度的假噪行腔,俗称“喊儿”。自三十年代以后,女演员较多,革易了男旦的旧观,小生也多用女演员扮演,因此真噪成了大平调的基本唱腔。唱腔音调多为I=C,旋律多为雅乐G微调式或清乐G微调多。声音刚健、明亮、宽厚,给观众以自然流畅之感。而少数板腔的尾音则用八度以上的假噪,听起来豪放、热情、高亢激昂、激动人心。

   3、表演:大平调表演粗犷豪放,动作幅度较大,云手划大圈,盘腿跨大步,溶入了武术中小洪拳手法,尽显粗犷豪放风格。唱腔旋律不仅因板不同而有变化,在不同行当中也各有特色,如:生、旦角的唱腔娓婉、悠扬,优美流畅;黑脸、花脸的唱腔古朴、高亢,尤其用四大   ,尖子号伴凑,更显得气魄雄伟。

   4、脸谱:滑县大平调被称为大戏,脸谱比较讲究,人物性格分明。如:赵匡胤红脸五道眉、敬德黑脸四块瓦、张飞黑花倒丝钩等。

   5、乐器:大平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:大弦、二弦、三弦。大弦即木制的八角月琴,直径一尺一寸,厚二寸许,为薄桐木板合成,中空,上有4寸余的短颈,四轴引丝弦四根,分两组(外弦为5,内弦为2)有“品”里二外三(今为里三外五),弹拨发音,声音清脆而嘹亮,为领奏乐器。二弦:即短杆木制胡琴。杆长一尺二寸,下有木筒,长约六寸许,一端蒙有桐木薄板。杆上端二轴牵引二根丝弦,以弓尾为分,外弦为3,里弦为6,左手三指接捺音节,由于把位窄,高低搭配,此起彼伏,和而不同,相得益彰。三弦,与一般高音三弦相同。

   大梆:以枣木制成,长二尺,直径三寸余,中间挖有三寸余音碗,左手承托,右手以棒相击,音调沉郁厚实。大铙大镲:俗称四大   ,形似铙、钹而大,直径尺半,发烘,哗之音。

大号:俗称尖子号,状如喇叭,颈细而长(约三尺半),下有音碗,上有号咀,吹时声音细而亮。大平调近年来文场方面也有二胡、琵琶、笙、竹笛,及音簧管、提琴等乐器,明显地增加了气氛。丰富音色,还有鼓锣、二锣、手镲等。

   很多的老艺人为滑县大平调的发展做出了一生的贡献如:

“张发旺”(红脸)

张发旺(1907—1964)艺名道妞,滑县高郎柳人,他幼年丧母,七岁随父亲张兴明(艺名黑大旗人称黑妞)在同乐班跟随学艺,八岁登台唱武生,以唱(罗成显魂)而得观众好评,他不管文武红脸、丑角净行都可以拿得来,会演戏300多本(出),唱腔朴实无华,酣畅流行,字正腔圆,善于用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,发言准确,吐字清晰,建国后他在滑县大平调剧团培养了大批人才,到现在不少演员都以“曾从师张发旺为光荣”。

“大黑脸”王道修

王道修(1888—1962)滑县董固城人,艺名学妞,自幼家贫,为人佣工,爱好唱几句梆戏。在他佣工的靳庄有玩会,夜晚喂饱牲口之后常云唱一段梆戏,由于噪音好,很多人“高看”,村里人常替他喂牲口,让他唱戏,但常受地主的申斥。

1918年,浚县的大梆戏班在滑县五里屯演唱,他背着地主唱了个打炮戏《跪韩铺》,班头听中了他的噪声,让他加入了班社,开始了自己的唱戏生涯,后加入滑县大梆戏。他有天赋的好噪子,群众赞美他一腔能听十里地,他不但腔口大,又高低自如,在《铡美案》中几百句戏越唱越有劲一唱到底。见皇姑初带笑容,到发怒时,把眉上的黑块一抹,就成了演脸怒容。他独创了“文敬德”、“武老包”的表演技窍,刻画了一个活脱脱地“阎罗老包”舞台形象,至今被人传颂。

“假道妞”高治国

高治国(艺名禄妞),1909年生,滑县高郎柳人,他自幼家贫,在14—15岁(1923年)即有本村平调著名演员张发明(艺名黑大旗,人称黑妞)带至汲县平调班当“台楦”(即替戏班管主看守舞台的),用他自己的话说是“郎神跟班的”。滑县的田发亮在万固打了个窝班,继承了滑县大梆戏(公兴班)的名号,他和黑大旗返回了滑县。由于他的噪音好,加上他偷练的武功和偷学的戏有相当的积累,又有黑大旗私下传授,酷像当时的张发旺(艺名道妞,张兴明之子),受到人的尊崇,滑县大梆戏在他的带领下,干的红红火火,人才济济,使外路剧团不敢到滑县演出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曾任滑县二届政协委员。十年动乱后,为恢复演出,他主动跑安阳、郑州,县里找领导要求恢复剧团建制,并和自己的女儿组成十几个人的“要饭队”到处演出,1978年剧团正式恢复,并创造了“要饭队”进北京的奇迹。他为滑县大平调的兴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,直到1986年在本村去世。

“大红脸”王相玉

王相玉(1918—1982),艺名“春”,号称“三老厥”,系滑县高平镇大子厢村人,滑县大平调大红脸演员,著名老艺人,大平调主要演员、团长、顾问,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滑县大平调事业。

   王相玉,自幼家境贫寒,从14岁起开始学艺,不怕吃苦,认真学戏,可谓苦练三九,夏练中伏,起早贪黑,专心学戏,在担任剧团团长期间,他一身作则,严格要求自己,既当领导又当演员,须他演的剧目,绝不让人代替,表演一丝不苟,“三老厥”的艺名由此妇孺皆知。他的拿手好戏有《闯幽洲》的杨大郎,《李炳下江南》的李炳,《杨景告状》的八大王,《斩齐王》中的齐王等。观众评论说:“三老厥”演的八贤王无人可比,他演的《哭头》、《马芳困城》现在无人可代替,特别是《下高平》一出戏已成绝唱,无人再演。1981年他演的《海瑞搜宫》进京汇报演出时,受到领导和行家的赞扬,戏的成功,为河南人民增了光,为滑县人民增了光。

   大平调在豫北地区戏剧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,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,是古老且群众又喜爱的剧种,对其发掘,抢救,保护,有重要价值。

   一、历史价值。大平调历经近千余年的文化洗礼,逐步发展成一个规模性剧种,处处彰显时代烙印,进行发掘抢救,对研究我国戏曲的形成发展,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。

   二、研究价值。它丰富的内容,结构紧凑多样化的板式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罕见的,其板式及唱腔构思巧妙,为我国古戏曲曲牌和板式形成,提供了资料佐证,所以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。

   三、保护价值。大平调在豫北大平原近千年来延续到现在,可见生命力之强,已是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艺群体,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,被视为大戏,所以又具有极高地保护传承价值。

   保护单位:滑县大平调剧团 

IMG_256

IMG_257

 

创建时间:2014-11-21 09:56
收藏
浏览量:0
首页    非遗保护   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三——大平调